日本鈴鹿賽道 Suzuka Circuit 提升圈速要點 | 技術,底盤調較,膽色缺一不可

這次來講講 Suzuka Circuit。

大多數賽車遊戲或賽車模擬器都包含日本鈴鹿賽道,皆因它太出名了,不可能不攻略。

這是一條相當高難度的賽道。要駕馭它需要相當高的技術。鈴鹿賽道一共18個灣,就我認為15個都很重要,所以要快的話,需要紮實的基本功。

suzuka circuit

重要灣角1: T1, T2 First Turn

經過看台大直路以極速進入 First Turn,T1 微微下坡右轉,到了 T2 時再度重剎後輪胎已經到達極限,脫離 T2 十分考驗車手 Weight Transfer 負荷轉移 的功夫。一旦加油太猛突破了後輪咬地力的極限,便很容易 Oversteer,輕則要救車損耗時間,重則失控。忍著右腳踩下去的衝動是快速攻略 First Turn 之法。

T2 做得好,可以提升0.3秒左右的時間。

重要灣角2:T3, T4, T5, T6, T7 ‘S’ Curves

這裏連續左右左右左,一口氣考驗了幾項能力

  1. 跑車底盤調較是否適當
  2. 車手對輪胎 Grip 咬地力的掌握
  3. 車手以油門剎制 來微調 Weight Transfer 負荷轉移 是否得心應手
  4. 車手對控制線路的能力

5個灣中有些可以放油帶過,有些要輕輕點剎,有些下降一擋增加車子轉向。

值得一提的是T7 Dunlop Curve 的角度很微妙,令人很容易衝出界。應對方法仍是忍著右腳踩下去的衝動。

‘S’ Curves 掌握到節奏,能夠輕易提升0.5秒的單圈時間。

重要灣角3:T8, T9 Degner Curve

Degner Curve 本身不難,但要快的話很容易出界。

而 T9 出灣時也很容易 Oversteer,像 T2 一樣。因為眼前是一小段全速沖剌,要好好控制右腳不要令車子打滑。慢慢來比較快。

重要灣角4:T11 Hairpin

由於 T11 髮夾灣之後是高速路段,整個 T11 的處理是最優先,T10 的微右灣需要犧牲掉,在 T10 稍為放開油門調整一下動態平衡,令前輪獲得多點 Grip,一離開便拉直車身重剎進入 T11 Hairpin。

要做出較快單圈,T11 以 Late Apex 方式攻略,務求全油門加速展開高速高段。從這裏開始去到T13 Spoon Curve 可以有0.7秒的差異,非常顯著。

重要灣角5:T13, T14 Spoon Curve

T13 重剎很容易Oversteer (我用 Porsche GT3 RR車),每次都要打醒精神。而T14 的角度又係很微妙,左灣但帶有傾斜,令人難以掌握線路,猛踩油門必定出界。應對方法仍是忍著右腳踩下去的衝動(第三次了!)。

重要灣角6:T16, T17, T18 Casio Triangle

T16 的Brake Point 是絕對重點,影響到T17和大直路的加速。

T18 是一個右灣但是非常容易Oversteer,觸發 Traction Control 的話會影響大直路的極速,軚盤和油門控制是這裏的重點。

結語

老實說,我雖然寫出這樣一篇類似教學文章,但其實我的圈速一點也不快,實質上是寫給自己看,順道公開分享一下。很多時指出的要點仍未能做到,乃技巧所限。

這條 Suzuka 賽道真的是一條難度很高的賽道,對車手的技術要求相當高,特別是油門控制的技巧。但是它帶來的 Flow 很流暢,一個灣接著一個灣很連貫。(另一條賽道 COTA 正好相反)。

Subscribe
Notify of
0 Comments
Oldest
Newest Most Voted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